TZTRC
  • 首頁
  • EN
  • 核心實驗室成員
  • 毒性測試
    • 斑馬魚胚胎急毒性測試
    • 內分泌干擾化學物測試
    • 肝毒性試驗及其他器官之毒性測試
    • 行為分析
  • 成果
    • 基因敲除魚
    • 基因轉殖魚
  • 服務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服務流程
    • 魚隻訂購
  • 聯絡我們

內分泌干擾化學物測試 (TG250)

  有些化學物質會經由干擾內分泌危害健康甚至影響子代,這類化學物質統稱為內分泌干擾物(Endocrine Disruptor Chemicals, EDC)​​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,簡稱經合組織(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, OECD),在2012年修訂了測試和評估內分泌干擾物的概念框架(Conceptual Framework),此概念框架旨在提供檢測指南,而非篩檢策略,且專注於化學物質經雌激素受體(Estrogen Receptor)、雄激素受體(Androgen Receptor)、甲狀腺素受體(Thyroid Hormone Receptor)、類固醇生成(Steroidogenesis)等四機制面向的影響。OECD將內分泌干擾物評量分為五階段,而我們實驗室目前參考第四階段的評量檢測法為魚類性發育試驗,也就是根據OECD TG 234所建立的檢測方法來判定內分泌干擾物。
OECD TG-234內分泌干擾物測試之試驗報告包含:
  1. 實驗結果闡述(外觀性別比例、VTG及組織切片)
  2. 各濃度藥物成魚外觀性別比
  3. ​各濃度藥物成魚肝臟VTG數據
  4. VTG 與性腺組織切片性別判讀整理

魚類性別發育試驗流程圖

圖片
除了參考OECD TG-234之試驗方法外,本中心也可利用特殊之雌性素受體、甲狀腺素受體的轉殖基因斑馬魚種,經過急性暴露後,利用斑馬魚胚之發育、型態或螢光量的變化來篩檢內分泌干擾物質。
​斑馬魚胚胎內分泌干擾測試之試驗報告包含:
  1. 實驗結果闡述(各濃度藥物幼魚螢光量表現之數據)
螢光量變化篩檢試驗之流程圖​
圖片

轉殖基因幼魚經內分泌化合物刺激後,於大腦表現螢光

圖片

不同濃度之內分泌化合物對螢光量表現之影響

圖片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
  • 首頁
  • EN
  • 核心實驗室成員
  • 毒性測試
    • 斑馬魚胚胎急毒性測試
    • 內分泌干擾化學物測試
    • 肝毒性試驗及其他器官之毒性測試
    • 行為分析
  • 成果
    • 基因敲除魚
    • 基因轉殖魚
  • 服務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服務流程
    • 魚隻訂購
  • 聯絡我們